鞭虫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特写斗蚊子的老人 [复制链接]

1#

董学书在用显微镜观察蚊子形态。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供图

新华社昆明4月26日电(记者严勇)蚊子招人嫌,到了董学书这儿却是“宝贝”。他每天都要花上一段时间待在单位里蚊子最多的地方——养蚊室,还得照料它们“一日三餐”。

“幼虫需要撒上一点捏碎的鱼饲料。”董学书说,每次不能喂太多,得让它们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幼虫长成成蚊后,喂上点糖水就行。多年来,大批蚊子从养蚊室诞生,用于疟疾等多个蚊媒传染病的研究。

年逾八旬的董学书,是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的一名专家,长期从事蚊虫研究。年退休至今,他手头的工作也没有停掉,周末还会准时出现在实验室。在单位,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董老”。

董老经常出现的地方有三个:实验室、养蚊室和标本室。想找到他不难,但及时联系上并非易事。工作时,董老极少翻手机,心里想的都是蚊子和蚊虫研究。

疫情发生以来,董老的蚊虫分类和生态研究工作一如往常。他说:“我能做的就是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继续给蚊子家族摸底”。

细数董老的“斗蚊史”,年是他第一次与蚊子“实战”。

年轻时候的董学书工作照。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供图

当时,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暴发疟疾,董学书所在的原云南省卫生防疫站接到处置任务。他们一行十多人匆忙赶往现场。这一年,他从贵阳医学院(今贵州医科大学)毕业还不到三年。

传染病昆虫专业出身,蚊子对他来说并不陌生,可疟疾却是头一次见。

疟疾俗称“发摆子”,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由受感染的按蚊叮咬或经输血感染,最初症状有发热、发冷、头痛和寒战等。

“发冷时,盖几床被子都不行,牙齿还抖个不停。”时隔多年,董老对初次见到疟疾患者时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

当时,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防蚊灭蚊是疟疾防控的关键措施。可仅在勐海,按蚊就达50余种,找出传播媒介成了当务之急。“蚊子控制住了,传播的链条也就断了。”董老说。

蚊子在哪,工作地点就在哪。有人专门跑老百姓的卧室,有人负责跑猪圈牛棚。守在猪圈牛棚前,臭气熏天的味道不好闻,但因为蚊子多,董学书倒也乐意,露出大腿直接诱敌。

没过几分钟,腿上就招来了密密麻麻的蚊子,董学书会拿吸蚊管把它们一一吸进玻璃瓶里。通过解剖,再确定其唾液腺是否存在疟原虫。耗时两年,他们得出了当地蚊种分布的季节消长规律,并确定了微小按蚊是当地传播疟疾的媒介蚊种。

“有些蚊子不进人家;有的是半夜叮人。”董老说,这就得摸清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嗜血特点。通过喷洒农药或者挂上浸过药的蚊帐,可以预防感染疟疾。

此后,蚊种调查和标本采集工作正式开始。在云南,低到海拔70多米的河谷地带,高到海拔多米的高寒山区,都有可能是蚊虫的滋生地。这对董学书来说,无疑是一个亟待发掘的“矿藏”,也是做好疟疾防治工作必须要过的一关。

董学书在观察蚊笼内的蚊子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严勇摄

铁瓢、扫网、吸蚊管……每年刚开春,董学书就会和同事带上这些设备去野外找蚊子,一去便是大半年,蚊子越冬了才肯回来。数十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云南12个州市60多个县。

退休后,董老把更多精力放在蚊类志整理和疾控人员的培训指导上。“蚊虫研究不能丢,需要长期做下去。”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副所长杨亚明说,经过四代疟防人的努力,云南本土感染病例发病数于年减少至零例。这其中离不开老一辈蚊虫研究专家的无私奉献和传帮带。

近年来,随着防疟疾境外输入的压力增大,董老的蚊虫研究范围又拓展到了东南亚国家。“如果身体允许,我想再用上几年时间把这些地方的媒介蚊种搞清楚。”他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