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虫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这种虫潜伏在女子体内13年从健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疾病 http://www.yqyywdj.com/m/

刘婆婆今年69岁,

在13年前,原本一切都好的她,

身体突然变差,

几年后甚至瘫痪在床。

13年间,她陆续被多重疾病同时困扰,最后送医时被检查出:左肾周近15厘米巨大脓肿;同侧肾脏及输尿管散布多处达3厘米异形结石;重度肾脏积水积脓;重度感染致脓*血症……来源:楚天都市报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竟是13年前她误食没煮熟的猪肉意外感染寄生虫埋下的祸根。

去年11月中旬,刘婆婆突感呼吸困难,家人见状赶医院救治。

经重症医学科紧急救命支持治疗,初步稳定生命体征后,老人被查出尿源性脓*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危重病情,肾功能及生命危在旦夕。

据家属回忆,13年前,刘婆婆因误食没煮熟的猪肉意外感染寄生虫,从此身体每况愈下,如今69岁的老人已瘫痪在床多年,被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积水、脑出血遗留言语障碍、偏瘫等多种疾病困扰。

考虑其长期卧床且慢性病较多,为抢救患者生命,医生为刘婆婆实施了三个多月的进阶治疗,才把肾脏的严重感染控制住。

猪的这部位

寄生虫最多

有人说“猪的全身都是宝”,什么部位都可以吃。其实,猪身上并非全身都是宝,从安全或营养的角度来说,有些部位是不宜大量食用的,例如猪颈上的血脖肉。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血脖肉是猪的脖子肉,因屠宰场宰猪时都是从猪脖子处开始放血,所以脖子处的肉就有淤血,看上去血淋淋的,称为“血脖肉”,又称槽头肉、腮肉。

猪颈下分布着下颌淋巴结、腮腺淋巴结和咽后淋巴中心等重要淋巴结。而这其中则含有大量的细菌、病*、*素、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

除了吃生猪肉容易感染寄生虫外

这些食物也千万别生吃

↓↓↓

1

福寿螺

警惕管圆线虫

每只福寿螺内含广州管圆线幼虫多达-条!这种寄生虫寄生在人的脑脊液中,引起头痛、发热面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健康要领:食用福寿螺必须经过摄氏度的高温彻底煮熟。

2

小龙虾

小心肺吸虫

肺吸虫寄生在虾蟹中,进入人体可引起咳嗽、胸痛等,如果任其游走到大脑,会有癫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

健康要领:别吃虾头!肺吸虫,通常是寄生在水产品的消化系统里面,所以,小龙虾的头、腮等部位直接揪掉就能有效避免。

3

淡水鱼、生鱼片

当心肝吸虫

吃淡水鱼的生鱼片,是人群感染肝吸虫病的重要途径!它会寄栖在肝内胆小管,引起胆管炎、胆结石、肝硬化、甚至有可演变为肝癌。国内已证实可作为肝吸虫中间宿主的有鲤鱼、草鱼、鳊鱼等68种。

健康要领:想要远离肝吸虫,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生食淡水产品,最好加工煮熟后再吃。

4

荸荠、菱角

可能感染姜片虫

荸荠、菱角等水生植物,如果生吃,极容易感染姜片虫,使肠黏膜发炎、出血甚至形成溃疡。儿童感染后,会出现脸部浮肿、发育迟滞、智力减退等现象。

健康要领:生吃时不要用牙齿啃皮,一定要充分洗擦,并用开水烫泡几分钟或阳光下晒一天后再吃。

5

*鳝

颚口线虫

不管是家养还是野生的*鳝,都带有颚口线虫。当颚口线幼虫进入人体,它会像无头苍蝇在人体内乱窜,进入眼睛可致失明,进入大脑还可能致命!

健康要领:吃*鳝时一定要将食材煮熟煮透,并保证在70℃的高温下加热4~5分钟。

6

牛排

可能吃进牛带涤虫

很多朋友吃牛排注重口感,往往喜欢吃六七成熟的牛排,殊不知这样很容易把牛肉中仍然存活的绦虫幼虫吃到肚子里。带绦虫病的患者有时会腹部不适、腹泻、肛门瘙痒等症状,粪便中还会出现白色虫体节片。

健康要领:牛排煮到七八分熟也不保险,全熟才是最健康的。如果自己在家做牛排,谨记切完鲜牛肉后的刀具和砧板要严格清理。

7

火锅肉

可能感染弓形虫

说起弓形虫往往第一时间会想到猫咪等宠物,但你知道吗?将火锅肉类刚下进锅内不久就捞起食用,这样很可能也会感染上弓形虫。

健康要领:涮火锅时各类肉制品要煮熟,等鸡肉、鱼肉变成白色;猪牛羊肉完全变成浅褐色;虾蟹变成橙红色并确保壳内的虾蟹熟透后再吃。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过桥米线,隐患存在于那一小碟生猪肉片上,米线碗中的汤料温度一般不足80℃,这样的温度是烫不死寄生虫的。

教你简单4招

从此远离寄生虫

1、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杜绝病从口入。特别是接触过动物后,应及时洗手。

2、尽量少吃或不吃生食,尤其不吃生的鱼、肉、虾、蟹、蛋。将食材洗净后充分煮熟煮透。

3、制作生食和熟食、肉类和蔬菜的案板、刀具、容器和接触台面都要分开。

4、如果皮肤上有伤口,应远离可能感染寄生虫的动物及食材,以免寄生虫从伤口进入体内。

远离寄生虫,慎食生食

口腹之欲和健康之间

还是健康更重要!

觉得有用就收藏转发吧~

文章来源: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医院、楚天都市报、健康时报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