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虫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曾救了无数人的宝塔糖,如今为何买不到 [复制链接]

1#

“宝塔糖”是许多70后、80后熟悉的记忆。在过去,蛔虫盛行,孩子们肚子痛时,家长会给他们一颗“宝塔糖”。这种糖看似好吃,孩子们甚至以为它只是一颗普通的糖,经常吵着要吃第二颗。

然而,宝塔糖的作用不仅是为了解馋,更是为了消灭肚子里的蛔虫,因为吃下去后,排便时可能“拉出虫子”,而且这些虫子可能还在蠕动,这给不少人留下了童年的阴影。

尽管宝塔糖功效显著,帮助人们清除肠道内的蛔虫,但如今市面上早已不再见它的身影。那么,为什么宝塔糖消失了呢?

一、什么是蛔虫?人体内为什么会有蛔虫?

蛔虫的全名是似蚓蛔线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引发蛔虫病。每天,蛔虫在肠道内产卵20多万个,虫卵随着粪便排出体外,感染人体的途径主要包括不洁食物、污染的水源等,特别是14岁以下的儿童和从事农田劳动的农民更容易感染蛔虫。

罹患蛔虫病后,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消化道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厌食、偏食、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脐周腹痛,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甚至生长发育迟缓。

过敏症状常见的有荨麻疹、皮肤瘙痒、结膜炎以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萎靡、兴奋不安、易怒、惊厥以及烦躁等。

尽管“宝塔糖”曾是解决蛔虫问题的一种方法,但随着医学的进步,现代人更多地依赖医学手段来治疗寄生虫病。

二、曾救了无数人的“宝塔糖”,如今为何买不到了?

宝塔糖,虽然名字带有“糖”字,但实际上是一种药物,其通用名为磷酸哌嗪宝塔糖,主要原料为蛔蒿。这种药物的作用是麻痹蛔虫,在食用后,能够使蛔虫无法附着在宿主的肠壁上,最终随着胃肠道的蠕动而排出体外,达到驱虫的效果。

在过去,宝塔糖的使用率相当高,成为70、80后童年的“甜蜜”回忆。然而,90、95后对宝塔糖的了解甚少,这主要与宝塔糖逐渐淡出人们视线有关,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卫生习惯逐渐提高,寄生虫感染的几率大大降低。在医学进步的同时,临床上感染蛔虫病的案例越来越少,因此宝塔糖的使用率逐渐下降。

其次,在宝塔糖盛行的时期,蛔蒿大规模种植,但由于药用材料需求有限,导致蛔蒿积压过多。许多农民面临卖不出去的困境,逐渐放弃了蛔蒿的种植,最终在年,原料蛔蒿绝迹,使蛔蒿在我国彻底消失。

最后,现代医学已经出现了一些替代宝塔糖的新型驱虫药物,如肠虫清等。与宝塔糖相比,这些新型药物不仅能够有效驱除蛔虫,还对绦虫、蛲虫、鞭虫等寄生虫有一定的驱虫作用。而且使用这些新型药物后,寄生虫会饿死、崩解,随着粪便排出,不再出现完整虫体的场面,使使用者在体验上更为舒适。因此,这些新型药物的出现成为宝塔糖的替代品,推动了宝塔糖的逐渐淡出市场。

三、晚上磨牙,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夜里磨牙,肚里虫爬”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人在睡觉时会磨牙。

成年人磨牙可能与多种心理和生理因素有关,包括生活压力、精神紧张、咬合不正、内分泌失调等。对于儿童而言,磨牙是否与寄生虫感染有关呢?在巴西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磨牙的孩子得肠道寄生虫病的概率与不磨牙的孩子没有显著差异。而伊朗的研究结果则显示,磨牙的孩子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然而,这些研究都有地域性差异,我国目前没有相关的研究证明儿童磨牙与寄生虫感染有直接关系。

此外,关于指甲上出现白点和脸上长斑与寄生虫感染有关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指甲上的白点通常是甲根受损造成的,比如玩耍时碰到,与寄生虫无关。脸上的斑点可能是白色糠疹,与营养状况、环境因素、皮肤保养等有关,而非寄生虫感染引起的。

总的来说,这些说法缺乏科学支持,应该以科学研究和医学证据为依据,而不是盲目相信。

四、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寄生虫感染?

预防寄生虫感染至关重要,以下是四个有效的对策: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寄生虫感染的基础。勤洗澡、勤更衣,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消毒碗筷,对蔬菜水果进行充分清洗是有效的防范措施。此外,避免直接饮用井水或自来水,最好在沸水煮沸后再饮用,以杀灭潜在的寄生虫卵。

定期打虫:长期居住在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或者有食用生食的习惯的人,建议定期进行驱虫。寄生虫感染主要通过口腔摄入或皮肤感染,定期打虫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风险。

案板、菜刀分开使用:在家中使用多块案板和几把菜刀,保持生熟分开使用。切菜时避免交叉使用,以免将携带寄生虫卵的生食与熟食混在一起,从而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宠物定期驱虫:对于家中养宠物的人,要定期为宠物进行驱虫。宠物排泄物可能携带寄生虫卵,避免手部接触宠物排泄物后及时清洗双手,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

通过这些简单而实用的对策,可以有效地减少寄生虫感染的风险,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